欢迎您来到百家杂谈网:www.bjzt520.cn
百家杂谈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巨鲸歌唱》:为了写作的写作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杰    阅读次数:6237    发布时间:2025-10-03

 

周晓枫所重视的,不是人类以权力和利益为最高规则的“现实”,而是人类对规则的破坏程度,以及重建或创造一种规则、探讨一种人类与世界万物和平相处的可能性,但这让她感到满目疮痍和个体的无力。在深感万物自由平等之珍贵同时,她只好为处于金字塔顶上的人类“自制”的各种规则,对其他族类的侵犯和伤害而忏悔,甚至在绝望地、以一己的力量补救着人类的“过失”。在这个世界的“大伤”面前,面对这个族类的“发展史(血腥史、杀戮史、灾难史?)”,她的心灵可能有太多类似天启的预置的伤——一种疼的预置产生于一个生命诞生以前很久的时光,它可能产生于人类向动物界放出的第一支呼啸的冷箭或同样冰冷的子弹。她向往并试图维护一种她认为更加公正的法则,并把公正规则的维护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值得一生身体力行的事情。动物界法则,这一在她看来更具有世界性法则意义的规则雏形,恰恰是一直为人类社会所忽视或漠视的精神财富借鉴。而且,像信守诺言一样,她已经养成“ 已是多年的习惯,我至今常去动物园,带上水果、面包之类,这让我有种错觉——仿若探视病床上的家人,我去看望铁栅后的它们”。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望,而是在坚守和维护一种规则、道义和人性底线,这种类似有点绝望的“无力”却是维系着拯救自己灵魂和人类精神的纽带!

我不敢想象她靠近和饲喂动物时的动作和眼神。当她对它们流露出动情的怜悯之色时,她一定没有想到,她是在为这个世界规则之外的整个族群赎罪,还是为自己作为残忍族类的一员而自救。尽管她知道自己的这点“帮助”微薄而无力,但还是坚持这样去做,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微薄和无力”,让她几乎付出了全部心力,她甚至为去见那些备受伤害者而精心打扮自己。她感到一种深深的“疼痛”,或许这种“疼痛”源于人类在秩序和规则普遍失却后的同类的痛和孤独——人类建立了一种独立于整个世界之外的规则并视这个世界为己有而把自己与世隔绝起来。这是灾难的开始和必然——其实人类是寒冷孤独的。她在仍然这样做的同时,感到自己有必要先在心底制造一种平等规则,以维持整个世界的平衡,或许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她感到自己及同类才是真正有力的。也许很久以前,她已经开始做了,她把这些经历和感受一点点写在纸上,在心中建立并完善一种规则(其实是在建立和完善一种世界秩序)——或许她觉得只有这样为自己的族群求得的宽恕才更体面些,不至于使自己所属的族类颜面和尊严尽失(如果还有尊严可言的话)。她似乎和动物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动物们牵动着她,与它们往来让她感到没有任何界限。烂熟于心的动物界法则对她已不是问题,她有着更高的具有秩序主义色彩的人类理想和夙愿——人类与整个世界的融洽相处(其实这已是一种最低要求)——不要说人类对动物的虐杀,想一想对同类的残忍便足以触目惊心,令人惊异于这个叫作“人”的族类的凶残了。或许这些是她让自己降低标准的原因,满足于与动物界哪怕一时的相聚,但这种反差和张力让她在文字中最大限度地追寻世界普遍规则的终极意义。

在周晓枫的道德伦理谱系中,人类应该是宇宙间一种和众生平等的族群,但正是这个她身处其中的同类却拥有最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人类在破坏自己生态平衡的同时破坏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她感到了自己的无力和弱,并且无可选择——只能选择用文字工整地记下眼前发生的一切,尽力给那些受伤者一点关爱,试图用文字和自己的行动让眼前的世界变得美好一点。她深知,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血腥弥漫战火纷飞,也许是因为人性的贪婪和骄傲。尽管这似乎已经变成人类本性的一部分,但她依然希望有朝一日,那个曾经给予自己爱和自己依然爱着的世界,一觉醒来,阳光明媚——这个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理想不能不让人深受感动,并为人类的罪恶而忏悔祈祷。或许她最想说的,是如果人类早一点放下绝望的屠刀,那个曾经美好的世界秩序或许可以最大限度地复原,人类应该学会如何和整个世界永远和睦相处,这是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的必备要素和基本本领。但她没有这样做,她也没有像哲学家一样刻意去为人类寻找一剂生涩枯燥的良药,她感到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用最为朴素、简单和纯粹的文字和行为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反而让她站得更高,得以通过这些有心灵和灵魂的文字,让她试着寻找一种“世界规则”和“世界秩序”,即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爱的规则——只有在一种大爱的秩序下,才能使世界真正能够做到秩序下的平等,得以和平相处。

《斑纹:兽皮上的地图》,周晓枫用朴素而简单的道理和文字,塑造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规则和动物界神话,这些文字的张力又一次让人感到生命能量爆发的不可思议,一个单薄身躯怎能容纳如此珍贵的心灵和无边的爱。它让人想到世界力量的源头。这让我不禁想起因试图创造一种“大地规则”而仆倒的散文家苇岸先生,他说:“我欣赏这样两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真正的作家或艺术家,应是通过其作品,有助于世人走向‘尧舜’或回到‘童年’的人。”这些让人感到宽阔、博大和谦卑的文字,应该是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人类却把它遗弃了,但在今天以至很远的将来它们会日益呈现出其基本价值和远见卓识,人们迟早也会明白我如此表 达并非故弄玄虚和耸人听闻。

周晓枫找到了她的“世界法则”:在她眼里鸟儿是靠近上天最近的族类,这也是在她的文字中最多提到的一点,它仿佛不停地提醒着人类的遗忘。她说,“上帝的财产有着公正的分配方案,每种生物都拥有应得的一份。但是我们强占了土地和森林,还不想给原有的主人留下最后一口活命的粮食……今天我需要足够的耐心,来为父辈的错误请求原谅”;“我把瓜子和松子一类的坚果嗑开,然后把仁儿作为礼物。通过食物的间接传递,我的嘴唇亲吻了它们小小的喙。经常咬嗑瓜子,我的门齿留下一个不易看出的缺口,这是我最光荣、最甜蜜的一次负伤。”这是她对待鸟类最卑微的平民——麻雀的态度,而且同样事无巨细地和其他的族类和睦相处;但借此逐渐建立的“世界规则”,并未把她所质疑的人类规则排除在外,她依然像爱万物一样爱着有着罪恶感的同类——“我们不能对人一律贬斥,对动物一律讴歌,因为要想在这个分配不均的世界实现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提倡平等精神不过是期待对强者的感化和对弱者的安慰,在近似平等的状态下,已涵盖了强者对弱者的宽宥和让步。聪敏的人类虽是世界的灵物,得到神的格外垂青,但我仍然觉得,人的任何骄傲都应维持在有限的量内,当他滥用着某种特权,他实际上正在违背着天恩。”法则和秩序逐渐清晰完备,这或许让她心里得到些许安慰。但人们往往不知道丰富心灵的下一行文字会说些什么,这个无意用文学制定出“世界规则”的人又去做了些什么呢?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百家杂谈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2025056167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您是本网站第 1912550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