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人生经历,让麻婆子对人生的许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麻婆子从不生气,似乎人世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她生气,没有什么人值得她与之计较。别人对她尊敬,她坦然接受;有人对她冷眼相待,她也毫不在意。麻婆子自己不干活,丈夫孟响活着时,靠孟响养着;孟响死了,麻婆子仍然不干活,但活得很好。麻婆子有一肚子故事。村中一些人喜欢夜晚到麻婆子家听她讲故事。麻婆子讲三国水浒、隋唐五代、岳家军、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也讲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神怪故事。麻婆子也讲自己当妓女时经历的事情、耳闻目睹的事情。在麻婆子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坦然地对人叙说的。但有一件事,麻婆子从来不讲,那就是她的家庭身世。“有人问,她只说记不得了。平平静静,没有丝毫悲伤哀怨,成了豆庄一个谜。”[7]从未有家人到豆庄看望麻婆子,麻婆子也从不到豆庄以外的地方去。麻婆子无疑早与家人断绝了关系。丈夫孟响在豆庄也是孤户,没有任何亲人。孟响活着,孟响算是麻婆子的唯一的亲人,孟响一死,麻婆子便成了“彻底的光杆”。麻婆子十五岁离家,不可能不记得自己的家庭出身。她之所以从不提及,一定有着特别的甚至骇人听闻的故事。可以说,身世是麻婆子内心的隐痛。麻婆子也是有着自己的隐痛的。身世方面的隐痛,加上二十年的不幸生涯,才使得麻婆子有了那种特别的从容、淡定,特别的坦然、宽容。
麻婆子见多识广,站得高看得远,又有一肚子故事,因此得到了豆庄许多人的崇敬。马秋月就是特别崇敬麻婆子的人。但朱红从小就对母亲的崇敬麻婆子不以为然。朱红的处世方式、人生态度,看起来与麻婆子形同水火。朱红敢于战斗,也特别善于战斗。朱红与各种各样的人战斗。当人们对朱丹的身世议论纷纷时,朱红表现得特别勇敢。“朱红的战斗老早就开始了。和二姨,和武三女人,和所有给母亲泼污水的男女。”[8]“她生在和平年代,但始终在战斗,生来如此,命中注定。”[9]
小说写了朱红与他人的许多次战斗,大的战斗有好几次,小的战斗就更多。小说开篇不久,麻婆子到朱红家蹭早饭,马秋月对麻婆子恭敬有加,朱丹也被麻婆子简短的故事逗得笑喷,以至于把碗里的丸子全部倒给麻婆子。只有朱红对麻婆子冷脸相向,反唇相讥。这算是一次小小的战斗。面对人们对朱丹身世的怀疑,朱红的表现是:“她常牵着朱丹的手,故意往人多的地方去,从来不躲。彼时她就知道,躲是没用的,也是无能的。母亲拦不住她,退而劝她别当着朱丹的面。她偏不,绝不避讳。朱丹听见又如何?那些闲言终究会钻进耳朵,听得多对他才好。而且,朱丹在身边,她更有底气和斗志。朱丹就是她的武器。似乎不妥,可事实如此。”[10]朱红十二三岁时,就因为武三女人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而与武三女人大战一场。朱红牵着朱丹走在街上,武三女人热情地与姐弟二人打招呼,并随口说了句姐弟二人“长得可不像”。这“纯属没话找话”,并无恶意,却让朱红勃然大怒,立即对武三女人破口大骂。连最恶最脏的话都骂出来了。武三女人“气昏了”,朱红则“大获全胜”。丈夫刘长腿是朱红自己选择的,为此也曾与母亲战斗。但婚后的刘长腿总是与别的女人鬼混,朱红决定离婚。离婚是一场战斗。为了两个孩子不被刘长腿带走,朱红采取了隐忍式的战斗方式。是自己要离婚,刘长腿不同意,如果采取强硬的方式,两个孩子就不可能都归自己,朱红决定进行一场长期的战斗,目的是逼迫刘长腿放弃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刘长腿主动提出离婚。朱红不动声色地实施着自己的战斗计划,最终如愿以偿。朱丹开货车时因超载而被追赶,一头扎进了冰河。追赶的人本身就没有执法权,见朱丹扎进冰河,没有施救,任由朱丹死在冰河中。朱灯倾向于私了,如果赔偿令人满意,这事就算了,因为打官司会十分麻烦。而朱红坚决不同意私了:“短暂沉默后,朱红极冷静地,哥,你说得都对,但这官司必须打!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哪怕十年呢,我不信十年打不完一场官司,躺就躺呗,在哪儿不是躺?人没了,要钱干什么?不要这笔赔偿,毛莉和儿女也饿不死。挣钱的路多的是,有胳膊有腿的,怕什么?”[11]
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不在乎战斗中的受伤,甚至也不害怕最终的战败,这是朱红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是朱红的人生态度。这似乎与麻婆子是两个极端。但是,麻婆子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平和,如此超然。年轻时的麻婆子也一定是敢于战斗并善于战斗的。麻婆子十五岁离开家乡,很可能像朱红一样,十来岁时即在家乡与人战斗过。二十年的特殊生涯应该也是一部战斗的历史。麻婆子曾讲述过一次收拾嫖客的事,这就是一次与嫖客的战斗。正因为年轻时有过几十年的战斗历史,才有后来的与世无争;正因为年轻时有过几十年的刚烈勇猛,才有后来的平和宽容。有了几十年的战斗历史打底,有过几十年的刚烈勇猛,后来的与世无争、平和宽容,才是绵里藏针,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年轻的朱红在人生态度上,在人格风范上,与年老的麻婆子构成异质性互补关系。这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格风范,虽然尖锐对立,但难分高低,都具有正面意义,都放射着精神的光辉。而朱红在敢于战斗、善于战斗几十年后,很可能也会向平和宽容转变,很可能在人生态度、人格风范方面,也变成麻婆子式的与世无争。朱红离开豆庄,先在小镇五台开裁缝铺,后来把裁缝店开到了县城。步入老境后,朱红可能会回到豆庄,很可能扮演麻婆子在豆庄的角色,成为麻婆子在豆庄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