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百家杂谈网:www.bjzt520.cn
百家杂谈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庭院里的故事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太义    阅读次数:2696    发布时间:2025-10-31

 

然而,在寒风中,一个老太太却躲得人群远远的,默默地持着大扫帚,费力地一下一下扫着街道,她衣衫破烂,白发凌乱,孱弱的身子似乎随时都要倒下去。她身边站在和我一般大的一个小孩,正满脸羡慕而又畏畏缩缩地朝人堆里睃睨。这是我的对门邻居四奶奶和她的孙子小赶。四奶奶家那时被划成高成分,每天必须接受扫街“改造”。

祖母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换得了两枚金光闪闪的铜顶针儿、四枚大洋针、两卷线轱轮儿和十枚纽扣,还顺便抢了一包糖豆。她从人群中挤出来,领着我径直走到四奶奶跟前,四奶奶抬头看了一下我们,脸上抑制不住的悲情。祖母拉着她的手轻声说:“老嫂子,天儿冷了,要多穿点啊!”四奶奶强打笑容点了点头,在冷风中我看到她浑浊的眼窝里含着一汪碎银。几十年的老邻居,不需要说过多的话才能填满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其实,四奶奶家一直和我家保持着亲人般的近邻关系。在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四奶奶面前,祖母却不怕别人说闲话,就凭祖母曾经救过十几个党员的性命这一功,他们谁也不能把祖母咋地。

几十年前,在大门口纳鞋底的祖母,远远看到从广里村的据点开过来的鬼子,赶紧进院,通知了屋里的开会的人。十几人抄起院里的锄镰䦆锨,装作下地干活的庄稼汉,及时疏散撤走,避免了组织的重大损失,祖母成了功臣。就凭这个,祖母赢得了全村的尊重,就连支书见了也得让她三分。

祖母让我把一包糖豆分给小赶一半,又拿了几根大洋针、缝衣针别到四奶奶袄袖子上,嘱咐她回去把小赶露着棉花套子的破棉袄补一补。这个小赶,后来和我一起上了学,他以完虐高考分数线的超强优势考上大学,神仙助力似的,一路硕士、博士、博士后,后来在南方某城市当了大领导。要知道,那时候莫说全村,就是全公社也难得出一个大学生。十几年之后的小赶及四奶奶家,再次成为村里的焦点。

因为童年的那些经历,小赶这家伙,似乎对故乡没有什么特别深厚的感情。在北京念书回家探亲的时候,即使街上与父老乡亲走个对楞子,他却趾高气扬,视而不见。别人跟他搭讪,小赶啥时候回来的呀?他眼皮都不撩一下,撇着半生不熟的京腔说,我昨儿晚上回来的。大家背后笑他,说这家伙是坐着碗儿回来的。

“坐着碗”回来的小赶,只有在我的祖母面前,才彻底放下架子,像换了个人。每次回来都是一样两份礼物,四奶奶一份祖母一份。见了面亲热地跟祖母坐在一起,问长问短,嘘寒问暖,抓着祖母老松树皮似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此时,他腔也不撇了,舌头也直了,每每用地道的家乡话和祖母把酒话桑麻。

也许小赶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小时候的一件事。四奶奶有一次病倒,躺在床上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而那天正好又是游街示众,接受人民群众教育的日子。几个民兵上来就想把四奶奶拉起来带走,年幼的小赶惊恐无助地看着这一切,吓得大哭不止。作为邻居的祖母听到后,跑过来拦在四奶奶的炕前。祖母对民兵连长说:“连生,今天不能让你四大娘去了,你看她病成这样!”连生面露难色地说:“大奶奶,您看,都准备好了,那边等着呢。”祖母沉下脸,干脆盘腿坐在炕沿上,以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赖皮”姿态说:“小连生,我今天就不让你带走,你有能耐叫支书来,我给你犯不着话!”就这样,祖母愣是从早守到晚,一直坐在炕沿上,把小赶搂在怀里,始终没有让他们把四奶奶带走。在那一刻,小赶也许记住了这个安全而又温暖的怀抱,让他感念了一生。

祖母终以95岁高龄走完了一生。那天,小赶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匆匆赶来,在祖母的灵前长跪不起,发出撕心裂肺的一阵阵悲声。跪在旁边作为亲孙子的我,泪水再也绷不住,随着小赶的哭喊,从眼眶里汹汹涌涌地奔了出来。

祖母临走时,嘴里一直含混不清地喊着:“爹,娘!”也许在那时,她看到了那双弃她而去的父母从另一个世界在召唤着她。她一直单薄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祖母是多么羡慕那些有父母的人!

我长大后,曾向祖母的哥哥,我的舅姥爷了解过家里的一些情况。据他说,他们的父亲,就是我的外曾祖父,据后来村里“混东北”的回来说有见过的。有的说他在张作霖的部队里当了兵,并当了一个小官官。有的说他进了“抗联”。还有的说他当了土匪。众说纷纭不一而终。

后来有一件事确实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在六十年代中期,他们村的学校里收到过南方某城市寄来的一封信,由于收信人是我外曾祖母的名字,外曾祖母那时已去世多年,村里早没人记着她的名字了,学校最终“查无此人”把信件退回。待舅姥爷知晓,急忙追回时为时已晚,信件早已退回,遥无声息。当时又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此事就不了了之。由于家里在南方从没有亲戚,大家推测是不是外曾祖父或者他的后辈寄来的,不得而知。

据大家分析,如果这封信果真是外曾祖父或者他的后代寄来的,闯荡关东的外曾祖父,后来很可能参加了“抗联”是真,因为如果当了土匪,他的下场肯定好不哪里去,更不用说寄信云云这些后话了。如果他是怀着某种报国之志,抛妻别子毅然出走的话,我想,他的后辈们会原谅他的。

“这件事就权当家里的一个遗憾吧!”舅姥爷打了一个嗨声,抬头盯着飞过的一只大雁悠悠地说。是呀,该过去的都过去了,人生,谁没有个遗憾呢!我望着舅姥爷沧桑的脸想。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百家杂谈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2025056167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您是本网站第 19125339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