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百家杂谈网:www.bjzt520.cn
百家杂谈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吴厂长和他的妻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山东 李佩山    阅读次数:2058    发布时间:2025-09-09

人们常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可是,32年过去了,吴厂长和他的妻子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还时常在我的脑海里盘旋。

那是19935月中旬,铁道部十四局在北京办事处隆成针织服装厂,召开服装行业现场会。耳闻目睹了这个厂的发展变化,广大与会者赞不绝口。

然而,当我面对面地采访该厂厂长吴菊生和他的妻子卢素珍,谈起这些情况和那不寻常的往事时,他们却禁不住泪水涟涟……

走马上任4年间

吴菊生,1971年由湖北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战士,后来当了一名医生。19894月,在隆成针织服装厂举步维艰,靠给别的大厂干零活,讨“剩饭”度日的时候,他毅然弃医从商,走马上任,当上了这个厂的厂长。

卢素珍了解丈夫,支持丈夫的这一选择。她是北京房山区第二人民医院的麻醉医师。为了让丈夫一门心思干好工作,她默默地挑起了洗衣、做饭、买粮买菜等几乎全部家务,每天早起晚睡,忙碌不停。

吴菊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选择的事业之中。

服装加工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过去分给隆成针织服装厂活干的几个厂家,有的转产,有的关闭,还有的连自己都“吃不饱”。隆成针织服装厂,面临“断炊”的危险!

为了“找米下锅”,吴菊生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一听到信息,就马上跟踪,尽最大努力争取……

吴菊生不仅外抓市场,而且内抓管理,大胆进行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以正式工为骨架,合同工为主体,临时工为补充的职工队伍;选聘24名懂经营、会管理、技术精、作风硬的职工,担任厂、车间、科室和班组领导职务;实行秒值工时工资制,工人干多少活,得多少报酬,个个心里有数,从而调动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切实有效地保证。吴菊生在教育和帮助职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出资106万元,引进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形成了服装生产、检测、包装、运输一条龙作业线。并建立健全了质量检测体系和奖罚制度,实行班组自检、下道工序互检、车间专职检验员和厂检验科分口把关。不符合标准的,上道工序不得流入下道工序。从而,使产品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出口产品合格率达100%。

隆成针织服装厂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的军服,在好几个服装加工厂家评比中,连续两年荣获第一名,被列为定点生产厂家。在对外服装出口中,他们生产的蚊帐,获得免验权,出口日本、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服装,没发生过一例索赔事件,受到外商的好评。日本两家商社,将隆成针织服装厂作为定点生产厂家。其中福利亚株式会社的HAAI商标,被指定只能由隆成针织服装厂生产。

在信守合同、保证交期上,隆成针织服装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按期兑现。1990年春天,在给澳大利亚客商加工10000套儿童服装时,由于原料供应拖后,离交期3天时还有数千套没有加工出来。“企业的信誉,民族的尊严,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丢!”吴菊生动员职工,“全力以赴,昼夜突击!”

职工们一连48个小时没有离开车间、离开岗位。有的实在困得不行了,就趴着打一会儿盹。大肉包子、鸡蛋面条等,免费送到了职工们面前。这期间,吴菊生守在车间组织生产,一刻也没有合眼。厂长爱护职工,职工理解厂长。此刻两者的心是相通的。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按期交货。在交期最后这天下午1点时分,一辆满载10000套童装的卡车,从隆成针织服装厂向着天津港,风驰电掣般地驶去……

下午两点45分,卡车顺利抵达目的地。好悬啊,再过15分钟就要封关,卡车就开不进去。面对送货的职工,出口公司驻港员,伸出了大拇指:0k

诚信换来信誉,信誉赢得生意。隆成针织服装厂先后同经贸部的华润公司、全国工商联的中兴公司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等10多家单位,建立了服装加工出口业务关系。他们的任务由过去“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在北京、河北等地服装行业,挑选7个服装厂作为加工点;组建了以他们厂为龙头的铁道部十四局服装企业联合体;以前分给他们活干的厂家,又反过来找他们要活干。

隆成针织服装厂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厂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与厂长吴菊生的无私奉献和忘我牺牲分不开的!”

牺牲岂止在战场

199189月间,正当吴菊生雄心勃勃,率领全厂职工争取新的更大成就的时候,他年仅32岁的妻子卢素珍,因患红斑狼疮性肾炎,病情恶化,被转入解放军301医院。

吴菊生爱工厂,也爱妻子。但他没有分身术,他只好白天坚持工作,晚上赶到医院探视和照料妻子。

天色阴沉的一个傍晚,吴菊生心急如焚地来到301医院,走进肾科的一个普通病房。日光灯下,他看到两位军医正在忙着给妻子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脸色灰暗的妻子,喘着粗气半躺在床上;昔日瘦弱的身躯,眼下像吹足气、灌满水似的肿胀;她的左前臂和右脚面上,分别插着两根输入和引流的管子……

吴菊生顿时感到一阵心酸,但他强忍着眼泪,走近妻子床头。这时,一位军医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带他走出门外:“你妻子病情十分危险,及早准备后事吧!”

“不,我不相信,不是可以换肾吗?同时,我情愿献出她所需要的全部血液……”

吴菊生坐在妻子身边,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完一块西瓜。然后拿起手帕,轻轻地为她擦去嘴角上的瓜水。这时,妻子扶住他的手,声音微弱地说道:“菊生,谢谢你!以后别再来了,别再为我分心,你要管好厂里的事儿……”

吴菊生连忙安慰妻子:“不要想那么多,你要安心养病!”接着,他告诉妻子,女儿吴薇想来看望妈妈。“不,可不行。我不能让女儿看到妈妈这副病痛的模样,就让过去的妈妈,留在她美好的记忆中吧!”

夜深了,在通往岳父家的林荫道上,走出301医院的吴菊生,迈着沉重的步子,踩着被秋风吹落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妻子往日忙碌的身影,仿佛又出现在他的眼前:“素珍,将来我不当厂长了,一定加倍地补偿你。”

“谁指望你补偿!”妻子微笑着,瞥了他一眼。

吴菊生陷入到深深地回忆之中,忘记了自己从午饭以后,还粒米未进,滴水未沾……

一进岳父家门,吴菊生就瘫坐在了沙发上。面对一家人焦急关切的目光,他捶打着自己的脑袋,“呜呜”地哭了起来:“我对不起素珍:过去,是她支撑着整个家,让我安心工作;现在,我补偿她也来不及了呀!”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百家杂谈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2025056167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您是本网站第 19101724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