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老伴买回一箱苹果。这苹果属于哪个品种,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但样子确实可爱,一个个鲜亮亮,红喷喷的,象小孩可爱的脸。亲朋好友到来,桌面上摆上一碟,衬着一瓶鲜花,客厅顿时便增添了不少雅致,生出几分光彩来。消上一个,咬上一口,脆生生的,甜爽爽的,一股清香浸透了五脏六腑,又慢慢地从鼻孔里溢出来。于是,你便有一种生津解渴的感觉,整个身心都舒畅起来。
可是,中秋节过后,由于亲朋戚友来往少了,一箱苹果竟还有大半原封未动。一天午睡起床后,突然感到口渴,才想起要吃苹果来。打开箱子一看,发现上面几个大个儿表面已出现几个圆圆的黑点。用手轻轻一按,黑点凹陷,把刀削开,发现黑点已开始腐烂。然而,削去烂的,大半边的果肉似乎还好,洁白洁白的,考虑吃烂水果很不卫生,因此,我主张把烂的统统扔掉。妻却舍不得,说:“才烂这么一点点,丢了怪可惜的。”然而,我知道,苹果烂了,说明整个果子已经变质了,留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可是我拗不过她,也就作罢了。
过了几天,妻打开果箱再看,发现黑点子的苹果不但又增多了几个,原先那几个舍不得扔掉的苹果,黑点已经迅速扩大,大半个果子已经腐烂。她自然不吃,然而,却仍旧舍不得扔掉。我想,女人大多如此,正如家里的破坛烂罐一样,堆得一屋角都是。扔了觉着可惜,留着却长年累月谁也不去碰它一下。
大概又过了几天,妻再打看箱子看看,她发现原先舍不得扔掉那些已经全部烂掉,黑点又成倍的增加起来。这次大概是现实教育了她,并觉得问题已经到了一定严重的程度了吧,她把那些烂掉的或开始变烂的统统清除了出去,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尚好的一个一个的拾出来,用水洗净,擦干,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
十多天过去了,我们再看看那些保存下来的苹果,一个个还是亮鲜鲜的,十分可爱。妻似乎有所感悟,自言自语地说:“腐败也是一种传染病。要想防止它,就得把腐败的东西清除出去。”
我笑而不语。我高兴她开始有所觉悟。
作者简介:
杨炳阳,生于1958年,山东潍坊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大众日报》《文汇报》《知音》《星星诗刊》《青岛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多篇。